新闻中心

党建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新闻

领导干部怎么学习?总书记提出了这些方法

 

    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如何学”的论述博大闳深,深刻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全党更好地增强学习本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党员干部抓学习,首先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这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结出的丰硕果实。党员干部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指引的方向。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党员干部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这要求党员干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根本立场、重大意义,自觉用它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

    党员干部抓学习,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党员干部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把学习的着眼点聚焦到研究和解决问题上,通过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面对新时代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思考和研究一些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党员干部抓学习,要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这就要求:第一,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第二,善于抓住时代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

    第三,注重多渠道发现问题。党员干部要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注重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在调查研究中、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中发现问题。

“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

    党员干部抓学习,要弄清楚“向谁学”,这是必须要明确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这“五个向”为党员干部“向谁学”指出了明确方向:

    ——向书本学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洞察未来的阶梯。读书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正气。

    ——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向人民群众学习。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

    ——向专家学者学习。当今社会知识日益专业化,专家学者是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负责某领域工作,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知识,说内行话、做内行事。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这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时期取得成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永远要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人民学习。

“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

    党员干部抓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终身学习的表率。要善于挤时间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的:“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来源:中央纪检监察报)